發布時間:2025-02-21
瀏覽次數:11
?導語?
2025年2月21日,寧德時代宣布其位于青海的全球首條年產1.2萬噸電池級超薄金屬鋰片產線正式投產。該突破將推動固態電池商業化進程提速,鋰片厚度控制在0.05mm以下的技術指標刷新行業紀錄。
?**進展速遞?
▌ 技術突破
· ?超薄延壓工藝?:采用新型真空延壓技術,鋰片厚度由行業平均0.1mm降至0.048mm(±0.002mm),原料利用率提升40%
· ?表面改性突破?: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研發的氮化鋰復合涂層技術,使鋰片循環膨脹率低于8%(國際標準為≤15%)
▌ 市場動態
· ?產能布局?:寧德時代聯合QuantumScape建設北美首條鋰片產線,預計2026年全球總產能將突破8萬噸
· ?價格走勢?:電池級鋰片報價較2024年Q4下降12%,現報¥285-310元/千克(上海有色網數據)
▌ 政策加持
***《新能源產業促進條例》正式將金屬鋰加工納入稅收優惠目錄,對厚度≤0.06mm的鋰片生產設備給予15%購置補貼。
?行業影響分析?
plaintextCopy Code
技術端:超薄鋰片使全固態電池單體能量密度突破500Wh/kg
應用端:蔚來、寶馬等車企已啟動搭載該鋰片的固態電池車型路測
生態端:西藏礦業、贛鋒鋰業等上游企業同步擴建高純鋰鹽配套產能
?挑戰與展望?
?? 現存瓶頸:
· 鋰片轉運仍需全程氬氣保護,物流成本占比達18%
· 全球鋰資源供應缺口預計2026年擴大至12.7萬噸LCE
?? **預測:
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于清教指出:"2025年將成為金屬鋰片加工技術分水嶺,掌握超薄化、低損耗技術的企業將主導下一代電池供應鏈。"